烹调方式——炸

一、炸的含义

炸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。广义指用较多的油,以较高的油温对原料进行加热的方法。狭义指将经过处理的原料(包括刀工、腌制、上浆、上粉、熟料预制等)放入较多量的热油中,利用不同的油温和加热时间,使原料至熟,并具有一定色泽和香、酥、脆等的质感,一次成菜的烹调技法。

二、炸的原理

炸是油烹的基本技法之一,是多种炸法的总称。炸法与其他烹调技法的工艺流程有很大的不同,菜肴的风味、质感也有很大的差异。炸是以油脂作为传热介质的。油的比热大,发烟点高,燃点为300℃,并可以贮存大量热能,能使原料快速成形和成熟。油的导热性能好,可以形成均匀的温度场,使原料受热。经过腌制、上浆、上粉等处理的原料,在较高油温下加热,可以形成浅金黄到红褐的色泽,以及酥、脆、香和内嫩外脆等特色。但是,油作为传热介质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损失,并会产生少量高热聚合物等有毒物质。采用油作为传热介质,可以对原料进行初步熟处理(如干货涨发、过油、上色等),也可以将原料直接烹制为菜肴成品。

三、炸的分类及菜式品种举例

  (一)酥炸法:糖醋咕噜肉

主料:无皮五花肉300克。

配料:蒜蓉0.5克、椒件15克、葱段1.5克、笋肉(或菠萝)100克、净蛋30克。

调料:1.5克、糖醋250克、生油1500克(蚝油100克)、湿生粉20克、干生粉100克。

制法:将五花肉开条后切菱形件,笋肉(或菠萝)切菱形件。肉件用盐拌匀、略腌,加入净蛋、湿生粉拌匀后拍上一层干生粉,待其潮湿。下油加热至210℃,将已上粉翻潮的肉件逐一放入油内,用中慢火使油温保持在180℃以下,浸炸至金黄色且外表酥脆后提升油温并迅速捞起。利用锅中余油,放入料头(蒜蓉、椒件、葱段),加入糖醋,用湿生粉打芡,放入炸好的肉件、笋件,迅速炒匀,加尾油后上碟。

特色:色泽金红、油亮,味道甜酸醒胃,香而酥脆,外脆内嫩,肥而不腻。

 

(二)吉列炸法:吉列石斑鱼

主料:石斑鱼肉300克。

配料:净蛋40克、面包糠30克。

调料:精盐1.5克、麻油1克、生油1500克(蚝油100克)、生粉40克。

制法:将石斑鱼肉去皮,切成厚约0.5厘米的长方形块状,用盐、麻油拌匀腌味。净蛋、生粉开成糊状,放入鱼块拌匀,然后放入面包糠内,使其粘上一层面包糠,用手稍压,铺放在碟上待炸。下油加热至180℃,端离火位,将鱼块逐一放入油中,采用浸炸方法炸至外表酥脆,呈金红色,提升油温后迅速捞起,滤清油分,排放上碟便可。

特色:味香而鲜,外酥脆而内嫩,色泽金红,有佐味料风味。(香麻炸法与其相近,不同之处是原料粘上一层白芝麻后炸)

 

(三)纸包炸法:威化纸包鸡

主料:鸡肉400克。

配料:威化纸24件、净蛋白30克、蒜蓉1克、椒米10克、葱米15克。

调料:香辣豉汁酱10克、精盐3克、味精5克、白糖1.5克、麻油0.5克、生油750克(蚝油100克)、生粉25克、胡椒粉0.5克。

制法:将鸡肉改切成鸡球(16件),加入蒜蓉、椒米、葱米、豉汁酱、盐、味精、糖、生粉等拌匀,腌味约10分钟。每张威化纸包一件鸡球,包成日字件,大小均匀,用蛋清粘口,放在洒有干生粉的碟中,以防粘碟,待炸。下油加热至滤清油分后排放上碟,碟用花纸垫底,以便吸油。

特色:肉质嫩滑,豉汁入味,鲜而微辣,外带酥香,具有独特风味。

 

(四)脆皮炸法:脆皮炸鸡

主料:光鸡750克。

配料:威化片15克、蒜蓉0.5克、椒米、葱米各1克,生粉适量。

调料:白卤水1500克、脆皮糖水100克、糖醋100克。

制法:选择皮下脂肪较厚的成年仔鸡,挖去鸡肺,放入微滚的白卤水中,用中慢火浸炸至刚熟,取出后用沸水淋过。将鸡身抹干,挖眼反翅,用脆皮糖水将其外表涂匀,挂起晾干(约3小时)。下油加热至180℃,端离火位,先炸鸡头颈试油温,然后用笊篱平托着鸡,用热油淋内膛两三次,后放入油内炸至呈大红色且皮脆。炸时保持油温在180℃左右,不能过高,否则鸡会炸干身而不嫩滑。趁热将鸡斩件上碟,摆砌成形,刀工均匀,形格美观。斩鸡件时砧板要保持干洁,皮向上,用炸好的威化皮围边。用蒜蓉、椒米、葱米起锅,加入糖醋,微滚后调入湿生粉打芡,加入尾油后另碗盛装,跟芡上(也可以用淮盐、喼汁跟上)。

特色:皮色大红,皮脆肉嫩,有较香卤水味,内味鲜而丰富,糖醋芡味酸甜而醒胃。

 



以上文章在网络上转载,如有侵权请马上联系本平台删除。

提交养生需求 提交餐厅需求 提交健康需求
下一篇:排骨蒸南瓜
上一篇:烹调方法——扒